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孕妇如何自我保护?
1、如需到医院就医,孕妈妈如何做好自我防护?需要就医时,孕妈妈应提前预约,分时段就诊,避免集中候诊,尽量缩短就医时间。孕妈妈和陪同人在途中及医院均应全程正确佩戴口罩。到医院时应配合进行体温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。如果孕妇有发热的情况,建议直接先到发热门诊就诊,遵医嘱进行下一步检查建议。
2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。注意每日测量体温、体重变化,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,定期监测胎动。
3、首先,要做好自我检测和管理。每日检测体温、体重的变化,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,定期检测胎动。孕早期孕妇若已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轻微腹痛,可自行在家隔离,如果流血量校多或腹痛严重,应及时就医。
4、一般治疗: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,应该及时做好居家隔离,以避免周围人群出现交叉感染。居家隔离期间可以适当多饮水,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,对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。同时建议孕妇每天开窗通风2-3小时,期间注意保暖,以避免所空间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,对疾病的恢复不利。
5、发布时间:2022年12月26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“乙类乙管”个人防护指南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提前接种疫苗,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注意咳嗽礼仪,少聚集。保持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多喝水、健康饮食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。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。做好居室日常卫生。
避免孕期感染,具体要怎么做?
疫情期间孕妇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去选择是否做产检,建议孕周在早孕期、中孕期的孕妇,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时,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的延长到医院的间隔时间,能够降低被感染的风险。一般来说,从开始建卡到生产,孕妇会接受10~13次产检。
保持大便和小便的通畅可以减少对输尿管的压迫。每次大小便后,应用流动的温开水清洗外阴部,并用开水烫过的毛巾从前向后擦拭干净。睡觉时保持侧睡姿势可以避免压迫输尿管,使尿道保持通畅。孕妇应每月到医院进行产检和检查,及时发现并治疗尿路感染。
首先,实施孕前计划免疫并增强体质是关键。通过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免疫力,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。同时,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也至关重要。因为一部分病毒可通过消化道感染,如食用不洁食品或使用公共餐具,都可能引发感染。因此,在孕期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到公共就餐场所用餐。
* 孕期身体核心温度过高会对胎儿造成伤害,游泳后应避免泡热水澡或三温暖,并将洗澡水温控制在38~39度(略高于体温)。 预防游泳感染 这4点一定要注意 游泳的感染风险一直以来都让不少孕妈咪却步,如何避免游泳时感染病毒或细菌?以下是专家提供的几点建议: 避免在泳池消毒前一周去游泳。
锻炼身体怀孕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一件事情,但是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也会非常的紧张,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而影响到胎儿的发育,所以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疾病,做好防护措施。
孕期要预防病毒感染,注意营养,增强体质,避免接触感冒病人,感冒流行时不要去公共场所。 孕妇罹患感冒,应尽快地控制感染,排除病毒,同时应采取措施降体温。 轻度感冒孕妇,可多喝开水,注意休息、保暖,口服感冒清热冲剂或板蓝根冲剂等。感冒较重有高烧者,除一般处理外,应尽快地采取措施去热降温。
新冠疫情期间,孕妇产检要不要推后?
孕妇疫情期间要去医院产检吗 现在还属于新冠肺炎疫情期,该病毒的拐点也没有到来,每天都有新增多例新病例,人们能不外出就尽量不要外出。
需要根据孕周、产检内容、妊娠风险评级以及孕妇的自我管理能力综合判断。根据《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》,妊娠11-14周的NT检查和妊娠20-24周的胎儿畸形筛查,建议按期产检,若解除隔离后会超出该孕周,请在隔离期间联系社区三人小组工作人员安排就医。
其实除了少数的产检以外,更多的产检项目是可以推迟去做的。产检固然重要,但是却远远不及孕妇的安全更重要。所以在疫情严重的期间避免出门,也不要去医院是最好的选择。不过也有很多地区疫情不是很严重,而且在后期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。很多城市一连十几天都没有新增的确诊病人。
其次,是否需要推迟产检需要根据您的孕周、产检内容、妊娠风险评级以及您的自我管理能力综合判断。根据《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》,妊娠11-14周的NT检查和妊娠20-24周的胎儿畸形筛查建议按期产检。若解除隔离后会超出该孕周,请在隔离期间联系社区三人小组工作人员安排就医。
本文来自作者[之山]投稿,不代表匠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soncloud.com.cn/cskp/202504-146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匠涌号的签约作者“之山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海口疫情怎么产检(海口产检收费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匠涌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孕妇如何自我保护? 1、如需到医院就医,孕妈妈如何做好自我防护?需要就医时,孕妈妈应提前预约,分时段就诊,避免集中候...